上班一族尤其女仕們,常有前掌痛的問題。某部份高危職業如機艙服務員﹙即俗稱空中小姐﹚、售貨員、教師等等,前掌痛都是她們常遇到的問題。很多人都將前掌痛歸咎於高跟鞋;的確,穿高跟鞋會令前掌痛惡化,但通常並不是主因。

前掌痛泛指第一至第五蹠趾關節間的痛症,常見的前掌痛包括:趾間神經痛﹙摩頓氏神經痛﹚、蹠趾滑囊炎、籽骨發炎及關節炎等等。

解構前掌痛

前掌痛

前掌痛泛指第一至第五蹠趾關節間的痛症,常見的前掌痛包括:趾間神經痛﹙摩頓氏神經痛﹚、蹠趾滑囊炎、籽骨發炎及關節炎等等。

蹠趾滑囊炎大多出現在第二、第三及第四蹠趾關節,主要是因為第一至第五蹠骨頭長期過份受壓而令第一至第五蹠趾關節過份勞損而引起炎症。通常伴隨著厚繭。

成因

由於人類是雙足步行動物,所以身體重量會由雙足去分佈。這些重量在步行時會由後跟轉移到足趾,當中掌﹙mid-stance﹚和推進期﹙push-off phase﹚時,前掌會承受最大的壓力﹙1﹚﹙2﹚。前掌當中,第一及第二蹠骨頭會承受最大的壓力,當跑步時,最大可達到275%的身體重量,即一個跑手每跑一英哩,每隻腳可能承受110噸的力﹙2﹚

由此可知,足科矯形師們每走一步路,足趾都承受相當的壓力,如果有扁平足或高弓足這類腳形問題的人,他們的足趾壓力分佈會更不平均,有前掌痛或蹠趾滑囊炎的機會更大。而鞋子只會加速問題的產生,並不是導致痛症成的主因。

個案研討

令足科矯形師最有印象的是小芬。小芬是一位貿易公司的秘書。大家可能覺得秘書的工作不外乎是和其他同事閒聊、看雜誌等等,一到放工時間就可回家看電視休息。

但不幸地,小芬在一家員工只有二十多人的小公司當秘書,除了要幫上司接聽電話、安排約會等日常工作外,還要兼任倉務、船務等工作。有時其他同事請假,可能還要兼任送貨員,送貨到其他地方。由於工作需要和上司出外見客,所以她要穿著高跟鞋來配合她的行政人員服飾。

小芬生活在單親家庭,父親在她十二歲時已離世;母親辛勤地工作,養活了她和三個弟妹。雖然她的成績不錯,但因為家庭的關係,不得不放棄學業出來工作幫補生計,因為她是大家姐的關係,於母親當夜班時,放工回家後還要負責照顧幼小的弟妹和煮飯給他們吃。

工作時需要長時期步行或站立,再加上高跟鞋,令她的前掌受到額外的負擔。而在工作以外的時間,亦得不到休息,日月累下,雙足前掌開始逐漸刺痛。起初,她只認為是一兩天的疲勞所引致,休息兩三天便會不藥而癒。但情況越來越差,初時只在站立時腫痛,蹲下時劇痛;一兩星期後,連普通走路也疼痛不堪。痛楚已影響到她日常的工作,令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她發現,每當她屈曲雙足的蹠趾關節,尤其第二蹠趾關節會特別疼痛,所以蹲下時會劇痛,而不穿高跟鞋亦會好一點。當每朝一起床時,赤腳踏在地磚上就是最痛的時候。

她曾嘗試過使用市面上甚為普遍的矽膠鞋墊或一些「啫喱」狀的前掌墊,但情況依然沒有改善。她終於忍受不住而去看醫生。醫生經診斷後,判定她為筋膜炎。只處方了幾天消炎止痛藥給她,並囑咐她要放棄穿著高跟鞋。雖然消炎藥甚為有效,但若停止藥物後,疼痛卻依然。另外,由於公司要求她一定要穿高跟鞋上班,所以當上班時,亦時有疼痛。

前掌痛

友人勸她辭了這份辛勞的工作,選擇另一份不需要長期步行和不需穿高跟鞋的工作。但因為她不想加重母親的負擔而拒絕,繼續選擇消炎止痛藥去減輕痛楚。時間久了,卻令她胃部出現問題,只好停止吃止痛藥。但前掌疼痛又再加劇,她又再次陷入兩難。友人聽到這個情況,向她介紹足科矯形,她遂抱著最後希望到足科矯形師那裏這兒作檢查。

經檢查後發現原來小芬雙足有前掌外翻,當她走路時,距下關節會過早作額外寬扁為前掌外翻作補償,繼而令前掌著地的時間增加。另外,由於小芬有摩頓氏趾﹙第二蹠骨比第一蹠骨長超過5厘米﹚,第二蹠趾關節的受壓遠比其他蹠趾關節所承受的壓力為高,故她的第二蹠趾關節會特別疼痛,引發蹠趾滑囊炎前掌痛的問題。

改善方法

首先,足科矯形師為她倒模訂造一對配方矯正鞋墊來改正她補償性前掌外翻的問題,減少距下關節在走路時過份的寬扁。因為她有摩頓氏趾的問題,所以鞋墊上會在第一蹠趾關節的位置下加一塊軟墊﹙摩頓氏延伸﹚來平衡第一與第二蹠趾關節的壓力狀況,減低第二蹠趾關節在推進時所產生的壓力。

前掌痛

第二,在選鞋方面亦要留意。由於高跟鞋會加重蹠趾關節的負擔,所以請儘量選擇低一點的鞋子,最好不要超過1吋半。另外,鞋跟的面積亦不要太細;因為鞋跟面積太細﹙即俗稱「斗零踭」鞋,圖四﹚的話,雙足的平衡性大減,令足部內外側肌肉額外疲倦和疼痛。

她就根據足科矯形師的指示去改正自己的穿鞋習慣,雖然同為高跟鞋,但穩定性高了,再配合配方矯正鞋墊,她穿了大約一個月,她的前掌痛便大大減輕了。

前掌痛

圖四:「斗零踭」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