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飽受足跟底痛及膝痛的三十多歲男士,前來中心檢查。當我為該男士檢查時,發現他的足部的確有明顯偏歪。他聽過我的初步講解後,立即衝口說道︰「你不要騙我啊,我哪有扁平足?你看我的腳,足弓完全沒有塌下來,我很正常啊!」
其實他有這樣的反應,筆者並不覺得奇怪,因為現今香港人對足部的認知只有扁平足︰扁平足代表腳有問題,沒有扁平足就代表沒有問題。其實,就腳部形態來看,扁平足只是其中一種異常腳形,而該男士的問題則為高弓足 (Pes cavus)——剛巧與扁平足相反,是一種足弓過高的腳形。
在香港的人口當中,足弓過高的人遠比過低的人少,故此大部分人都忽略了足弓過高的問題。根據一些歐美國家的統計,高弓足約佔總人口的10% (1),而患有高弓足的人口當中,約60%的人會有腳痛的問題 (2),証明我們絕對不能輕視高弓足。本港則未有類似的統計。
檢查
和扁平足不同,高弓足很難被察覺得到,因為足弓高度並沒有非常確切的客觀標準。當然,也有一些簡單分辨高弓足的方法︰可將腳放在水中,然後將腳踏在白紙上,如果呈現的足印,足弓彎入的弧線超越了中線的話,代表你很大機會有高弓足。
影響
高弓足通常比較僵硬,步行時寬扁的角度過少,令吸震力大減,同時增加了向外「拗柴」的機會。腳底壓力分佈亦不平均,多集中在足跟底及前掌位置。另外,高弓足多數伴有足趾變形如爪狀趾 (Claw toe)。高弓足人士因力學上的不足,長遠會出現的病症包括拇趾外翻 (Hallux valgus)、拇趾囊腫 (Bunion)、小趾囊腫 (Bunionette)、足底筋膜炎 (Plantar fasciitis)、前掌厚繭 (Callus)、神經瘤 (Neuroma)、跟後滑囊炎 (Retrocalcaneal bursitis)、跟肌腱炎 (Achilles tendinitis)、膝痛及腰痛等。
患有高弓足的人,為何會容易出現以上症狀呢?筆者試舉其中一個例子——跟肌腱炎。
因前足外翻而引起的高弓足,步行時,跟骨會於著地時向外扭,而向外扭的動作會維持很久,偏歪的角度亦會比正常的大。附於跟骨上方的跟肌腱(又稱阿基里斯肌腱,Achilles tendon)會長期被牽拉,導致跟肌腱發炎。而其他的病症亦同時因為高弓足的異常生物力學而造成。
改善方法
要改善高弓足所引致的問題,先要針對性處理力學上的不足。訂製處方矯正鞋墊 (下稱「矯正鞋墊」) 是最有效解決力學問題的方法。準確的矯正鞋墊可將跟骨放回中立位置,減低跟肌腱的牽拉,令發炎情況改善。
再以文章開首為例,筆者替該男士訂製了矯正鞋墊,將他的前足及後足放置於一個較理想的位置,步行時減低了足底筋膜及臏骨 (膝蓋骨) 所承受的壓力。該男士穿著了一個月後,再加上適當的伸展運動,足跟底痛及膝痛漸見改善。
當然,由於高弓足會導致一系列的足部問題(見「影響」一節),不同問題也會有不同的改善方法。可參考其他文章。
如想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有高弓足,宜尋求醫生及矯形師之專業意見,然後找出適當的改善方法。
參考資料
- (1, 2) Burns J, Landorf KB, Ryan MM, Crosbie J, Ouvrier RA. Interven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es cavu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07, Issue 4.
- Foot Orthoses, and Other Forms of Conservative Foot Care. Thomas Michaud.
- Clinical Biomechanics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 Ronald L. Valmassy.